半岛电子半岛电子2023年4月15日,第十届重庆大学建造季在磁器口后街隆重举行。来自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22级7个班组成的21支队伍,以及来自四川美术学院和重庆交通大学的4支队伍,按搭建材料分为木材、PP板两个组,在8小时内完成1:1实体模型搭建。学子们把他们天马行空的设想变为现实,现场展示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建造大戏”。
木材作为传统建筑主要材料,受到广泛应用。它具有异向性、相对强度较高等特点,在结构搭建中更具稳定性。
若浪之舟,灵感源自嘉陵江浪花风姿,运用木材塑造出浪花的形态,与磁器口后街的古朴风貌相得益彰。它宛如一艘优雅的船,随波逐流,与凤凰溪、嘉陵江交相辉映。
《庄子·列御寇》言“泛若不系之舟”寓意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心境,该装置旨在让游客和当地居民感受江水的自由和温情,更展现了重庆人民如江水浪花一路向前的精神内核和自由随性的生活态度。
作品名为回洇,灵感来源于莫比乌斯环,由十品三角桁架构成,顶部分为内外两圈,内圈向内聚合,为回;外圈向外扩张,为洇。一“回”一“洇”使空间富有韵律、节奏感,既保证了作品的整体性,同时又让作品富有张力。底部每品桁架之间由支架与板凳的链接构成一个整体,形成椭圆对称空间。三角桁架之间由交叉木棍连接,顶部采用半覆盖的方式,使整个空间视野更通透。作品顶部看起来形似一对翅膀,寓意展翅翱翔,飞向未来。
作品充分发掘了木材柔韧性强的特性,用长而扁的木条在空中搭建出三个极具张力的悬挑结构,宛如苍鹰之翅,划破长空。下方稳定的三个木柱结构,坚实地托举起上方,宛如苍鹰之爪,稳定而锐利。
与此同时,该作品还充分考虑了空间的利用性,采用以卡接方式制作而成的坐凳围绕在三根柱子周围,游人可在空间内走动、休憩,增强了空间的趣味性。
席慕容先生说:“原来岁月并不是真的逝去,它只是从我们的眼前消失,却转过来躲在我们的心里。”
契合此次搭建地点磁器口,我们的木建取名“拾光”,意为“拾取过去的时光”。我们上部通过等长木条的旋转排列,营造出想象中“时光隧道”的韵律感。接着将它设计成由大渐变为小的样子,希望我们的体验者走入它时,能够产生一种从此刻渐渐回到过去时光的感受。底座我们做了下陷式的设计,增加了底部围和感,通道成流线,让人有时光之河缓缓流回过去的感觉。两侧地形也承担了座椅的作用,可供休憩。
希望我们的体验者能在走过我们木建时,能在不经意间回忆起那些过去重要的回忆。
木桁架,是一种轻盈、跨度大且施工方便的建筑结构。桁衍通过对木桁架的衍变和重复,形成了规律而理性的美感。“桁梧复叠,势合形离。”五榀框架各为独立结构,但又联结在一起营造出渐弱再渐强的节奏感。屋顶覆盖大小不一的表皮,形成大小一致的空隙,在内部创造出均匀变化的光影效果,在外部增添了虚实结合的韵律感。
桁,衡音。无论是木质材料的亲和力,内部空间的长椅还是桁架结构的稳定性,都在致力于打造熙熙攘攘中一方均匀平衡,安宁包容的休憩之所。
虹亭以传统虹桥结构为源,正向反向交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化,古今对话,传承经典。结构在大尺度大跨度下,让人领略传统木构之美,化桥为亭,以桥梁的稳固为亭中人提供庞护感。此外高挂的灯笼,以及底部射灯的设置都为其在夜晚中的姿态增添了朦胧氛围感。
作品名为“芙蕖”,芙蕖即为“荷”,“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作品顶部如荷般朵朵绮丽,底部也如莲般朵朵绽放,亭亭玉立谓之“芙蕖” 。
“羽毛似雪无瑕点,顾影秋池舞白云。”我们选取鹤将飞而展翅的瞬间,利用横平竖直的木方还原了这一刻的意象。如同仙鹤脱离重力束缚而腾飞,材料也在这一刻超越了自身的重量与固有的外形特质,脱离了直线与引力,捕捉了曲面的轻盈与动感。
今以数尺之木,堆叠而上者,名曰“蕴木”;交错纵横,使其交通而成孔洞者,名曰“织星”;合蕴木织星以为宫室,加之以榫卯、角钢,是使木木纵横相接而止于门窗,孔洞出没隐见而成于形表,未见其因势象形,亦胜于情态也。
余人至案稿初成,方规其效。而芳泽无加,莫媚于闺中之媛女;宏杰诡丽,莫雄于
皇庭之楼宇;高洁雅致,莫盛于兰泽之芳草;妙趣自然,莫高于造物之光影。故而兰草盆栽填其孔洞,灯影光效饰其梁柱,斑驳缤纷,而妙趣沛然。方寸之地,红情绿意无所未形于表者。是以为赏花观景休憩作乐之回廊也,此“蕴木织星”之所为筑也。
盖闻:“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悲夫!东坡乐观豁达,尚痛之矣。若阿房、未央者,先代所美,然其数世之后,悉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欲求其仿佛,岂可得之?而况于此蕴木织星乎!况其构建展览,旦夕之间,又何异于蟪蛄邪!然今地无四方,民无异国,赤县无兵燹之祸,乾坤无阳九之厄,诚愿开张心颜,扫榻以待,倘有童子数人,狎而玩好,可以无悔矣。
一瞥惊鸿,我们根据千年前的清明上河图得到思路,并吸取阿房宫赋中“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四句”的灵感,将其中汴水飞虹所采取的贯木拱桥的方法应用在我们的结构搭建中,不仅向千年前的古人致敬,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互承结构。而在形态的处理上,我们采用了大拱小拱交错的方式,分别营造了大人和儿童的活动空间,将不同年龄的活动空间相互分离,又彼此产生联系,共同形成了我们这个休闲空间。
内部结构以五边形为核心,形成垂直面上大小渐变的核心筒。承重柱采用两根夹中间的形式,优化节点处理。外部结构以三角形为核心,形成垂直面。木板折合而成的五面翅膀,既具有木构的静止与稳重,又有五翼在翕动齐舞的动感防腐木材,象征着变革与自由,形成不完全围合的空间,丰富空间造型, 增加趣味性,增强空间体验感。由木条所围成的透光不密封的木顶,削弱了周围十片巨大木板所带来的厚重感。底部五边形的平台,给人以变革与自由间所寻求的稳定,也可供人稍作歇息。
天地之外,有群山叠翠,清云出岫。木条旋转、交错间,似群山绵延,似江水流动,白浪齐天。
夕阳洒下余晖之际,古今时空在此交叠,看醉翁独饮,流水曲殇,都付笑谈中;今人言欢,煮酒烹茶,尽享天伦乐。
宇间一亭,“宇”同“羽”,也取“羽”之意,建筑整体犹如羽毛一般,呈现轻盈与典雅之态,赋予其灵动的意境,同时追溯于源远流长的的中国历史文化,以井干式结构为支撑,保留中国古建特征。屋顶灵感来源于飞檐,犹如雏鸟张开的羽翼,富有无限生命力,这也扣应了建筑体的名字,从不同的角度来雕刻其优雅高洁的姿态半岛电子,营造出壮观的气势和飞动轻快的韵味。
作品名字叫折穹,灵感由折纸而来,通过探索发现折纸可以构建空间,通过角度和面的变化营造不同的的空间体验。模型分为三部分:顶,周围和底座。顶由高低错落的五根梁围成,中间由折叠构成一个最高点和一个最低点,增强对比感和内部空间和视觉的冲击感;四周延续折叠模式,通过凹凸变化构型完成围合;底面通过精美的设计,构成了两层下沉空间,增加内部空间宽敞度的同时为模型形态添彩。围合的面分为实面,虚面(木栏杆组成)和空面,适当的实面围合和空面木架的交替让空间围合错落有致,增强内外联系,虚面的设计也让光影变化更加精彩。
PP板又名聚丙烯板,是一种易加工、无毒无味的半结晶性材料,是目前最符合环保要求的塑料之一半岛电子。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水华现。以鱼儿灵动娇俏的游动之姿,洛水绽放之态为本。水花自洛水中蔓蔓日茂,亭亭玉立,不染污泥,洁白透亮,是以“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风尘。”末了,荷叶在花心汇聚,横塘月满,水月见移星。若有人迹现,纵览,微光交映虚亭;侧观,琐碎浮萍洛水;仰望,荷塘月色归一。
“玳瑁凝春色,琉璃漾水波。”不规则的折叠起伏似律动有韵的水波。以三角形这一稳定结构作为基本单元构架,折叠变化,起起伏伏,以此成韵。不同大小的开洞与档板区分出主次出口,区分出错落有致的空间。使其有开阔视野的同时,也要较隐蔽的私密空间。不同形态的支柱体现了结构的丰富变化,三角形构成六边形底板,加之折叠的顶面。折折叠叠,为水一方,灵动有韵。
仿国画之技法,点簇团花,跃然眼前。用写意的技法融入极简的美学,倚灯影之晦明作彩墨之浓淡,簇锦团花。人间四月芳菲尽,此花含苞永不凋,樊化成蕊,功燃匠心,塑此庭于瓷器口古街,有留春之意。顾庭内幽绝,于闹市浮华处得一静心所,可堪揽卷半嚮。踽踽乎何窥其妙兮,入匣口忽觉,天云动埠,旋蕊盘葳,诸君何辞一品。
作品结构灵感来自奉节天坑,六边形柱体形态象征着坚固的岩石。上百个单体坐落,心藏一方洞天。
置身构筑之中,你可俯身把玩,如触重庆奉节的山脉,亦可矗立观天,如见一角世外的小景,情性所至,妙不自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是之谓尔。
清荷浮水,皓月相照。《荷·皓》取洁白板材弯曲作荷瓣状,相连结插接为花形,欲复刻月下芙蕖的清雅形态。待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光影流转于花瓣之上,恰如满月清辉铺洒湖面,衬一朵清荷盛放。
作品名为《雨霁花起》,采取莫比乌斯环特征围合的单元体构建进行搭建,继承莫比乌斯环的神秘感与艺术感。它的边界没有内外之分,整体只有一面一边界的拓扑结构,诠释了无限的感受。这种无限可以体现于时间、空间和宇宙。“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天地无垠,雨过花开,集中世界连绵的无涯与万物生生的无限,在空间与时间两个方向铺开,给予过客一个休憩空间,体会生命、星空、落霞与孤鹜。
把玫瑰的形状用直线抽象化构成方正单元体。多个单元体按密铺的方式向上堆砌形成花海般的“帷幕”,整体形态的组合是将三块不同的“帷幕”错位后旋转排布成为一个类半球体,内部用下沉的方式增加了花海半球的围合感。由于单元体本身造型的开放性,部分光线从外部穿过模型可以在内部形成杂驳的阴影。内部的参观者仿佛被鲜花包围,得以享受荫蔽带来的清凉,此即为“花荫”。
伴随着嘉宾们和同学们的阵阵掌声,第十届重庆大学建造季在欢快的气氛中圆满落幕。
重庆大学建造季是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结合本科一年级“建筑类设计基础”课程设置的“材料与建造”教学环节,是学校深入推进课程育人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生动实践。经过十年的积累沉淀,“重庆大学建造季”贯彻通识美育的教育理念,使学生们获得对材料性能、建造方式及过程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借助历史街区场地的选择、方案构思的传统文化引导、传统建筑文化的熏陶开展设计实践课程的“课程思政”,激发学生创意灵感,提升学生审美表达,在思想的碰撞中传递出艺术与美的真谛。
本次活动得到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建筑学部、重庆大学建筑科普教育基地、重庆交通大学、四川美术学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新华社分社、中新社、光明日报、重庆电视台、重庆日报、重庆时报、重庆发布、沙坪坝报、华龙网、上游新闻等多家国家级及地方主流媒体先后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报道。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